沈阳建筑大学
导师风采
王晴
浏览量:645   转发量:6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 教授
  • 导师类别:硕士,博士生导师
  • 性别: 女

联系方式

Contact Information

  • 所属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所属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工程  、 土木工程
  • 邮箱 : wangqingmxy@126.com
  • 工作电话 : 024-24690309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辽宁特聘教授,辽宁省教学名师,沈阳市领军人才,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专业负责人,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辽宁省精品课程负责人,辽宁省重点学科-材料学学科负责人,辽宁省新型建筑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煤基固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化学激发胶凝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教育与人力资源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防护与修复材料及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辽宁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建材产业校企联盟秘书长等职。

      主要研究方向:绿色低碳胶凝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固体废弃物建材资源化、高性能轻集料及轻集料混凝土、节能建筑材料等。主持“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辽宁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基础科研项目(重点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全国建筑材料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建材流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辽宁省土木建筑科技创新一等奖1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60余篇。以第一副主编出版教材2部,主编标准4部,参编著作、标准10部,授权发明专利32项。 

      作为辽宁省建材产业校企联盟秘书长,长期致力于北方寒冷地区建筑材料的高性能化、绿色化、节能化、智能化研究工作,在新型低碳地聚物胶凝材料、长寿命建筑保温防火材料、绿色煤矸石建筑材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果核心技术在辽宁省建筑工程中成功应用,为严寒地区建筑材料和结构的长期稳定服役和循环利用提供了新理论与新技术。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2门核心课程。先后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共90余名,5名博士后中1人入选国家“香江学者”计划,1人入选辽宁省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人入选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入选沈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3人获国家基金资助,4人获国家基金青年基金资助,1人获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3人获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0余人次,指导的4部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部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曾获宁省优秀研究生导师、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沈阳高校优秀教师、沈阳高校优秀研究生导师、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学校我心目中好导师、学校拔尖人才善建奖、学校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 研究方向Research Directions
绿色低碳胶凝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固体废弃物建材资源化,新型节能建筑材料,高性能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
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2. 机电结构优化与控制 研究内容:在对机电结构进行分析和优化的基础上,运用控制理论进行结构参数的调整,使结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1. 仿生结构材料拓扑优化设计, 仿生机械设计 研究内容:以仿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多相仿生结构(机构)材料进行整体布局设计。 整体布局设计。
学习工作经历

1987.07-1993.05    建筑工程系建筑材料与制品教研室教师

1993.06-2002.11     建筑材料系,讲师,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

2002.12-2009.1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教授

期间:2003.06        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5.01-2005.04    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

2010.01-2018.1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期间:2015.06       土木工程材料方向博士后科研流行站合作导师

2018.12-2021.11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

期间:2019.06        土木工程材料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

           2021.04       二级教授

2021.12-至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学术团体任职

1.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煤基固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3.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化学激发胶凝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4.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教育与人力资源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

5.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防护与修复材料及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6.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理事;

7.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常务理事;

8.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理事;

9.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理事;

10.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可持续土木工程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11.辽宁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12.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3.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材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4.辽宁省建材产业校企联盟秘书长。

科研项目成果

一、科技获奖

1. 《高性能聚苯颗粒泡沫混凝土制备技术及成套设备研发》获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建筑材料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煤矸石建材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3.《新型节能外保温防火材料关键技术与成套装备研究》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4《.新型泡沫混凝土及其施工设备一体化关键技术》获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5.《水泥基复合屋面保温材料及应用技术》获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6.《高性能煤矸石建筑材料关键制备技术及产业化》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7.《泡粒混凝土屋面保温工程集成技术》获辽宁省土木建筑科技创新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8.《建筑外墙外保温体系防火泡沫混凝土的关键技术研究》获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二、教研获奖

三、承担的主要科研课题:

1. 煤矸石高性能混凝土加工制备技术及应用示范,“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课题负责人;

2. 非采光屋面保温系统性能提升技术研究,“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课题负责人;

3. 固体废弃物3D打印建筑部品及其配套设备研发,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学研究项目,项目负责人;

4.新型低碳地聚水泥固化机理及性能研究,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

5.基于固体废弃物协同处置的绿色建材制备技术研究及转化,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负责人;

6. 基于垃圾焚烧飞灰协同处置的低碳地聚水泥基建筑材料制品应用基础研究,辽宁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项目负责人;

7. 基于原料活性的地聚合物混凝土结构与性能调控研究,辽宁省教育厅基础科研项目(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

8. 基于氧化物组成设计的无机矿物聚合物及混凝土制备的关键技术研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学研究项目,项目负责人;

9. 可调湿性硅藻土基系列建筑材料关键技术研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学研究项目,项目负责人;

10.自调温复合相变墙体材料的研究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学研究项目,项目负责人。

四、授权发明专利

五、教材/专著/标准

六、代表性学术论文

学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学生信息
入学日期
所学专业
学号
学位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教师主页 > 招生信息
招生学院
招生专业
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推免人数
考试方式
招生类别
招生年份

沈阳建筑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360eol提供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08015343号-4

文件上传中...

分享
回到
首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