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规划学院-李绥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3-10-20 导师主页
李绥 硕士生导师
建筑与规划学院
■ 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18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019年获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称号,辽宁省第十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沈阳建筑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研究院, 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十余项;作为课题骨干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国家级课题。主持生态城市规划与绿色建筑设计项目二十余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夏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辽宁省优秀勘察设计奖、辽宁省土木建筑科技创新奖等科研奖励多项。■ 20年,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赴德国进行学术交流,近年一直从事生态城市规划与低碳绿色建筑设计领域的研究工作,从定量化角度探讨解决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技术。申请人具有扎实的建筑与规划设计功底,将遥感技术、数字化模拟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实践。■ 代表性研究主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1.基于多要素生态风险过程的矿业城市空间格局优化方法研究(主持人,面上项目,20202023);2.基于可吸入颗粒物扩散模拟的城市街区规划应对策略研究(主持人,青年基金,20132015);3.基于滞蓄效能的城市绿地空间格局优化研究(课题骨干,面上项目,20192022);4.基于建筑碳汇容量的城市低碳空间布局优化(课题骨干,面上项目,20162019);5.基于动态释氧效应场的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研究(参与人,面上项目,202015)。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一项(国拨经费680万,第二负责人),子课题三项(主持一项,参与二项);建设部、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课题二十余项。参与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生态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实践项目十余项。在《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应用生态学报》等高水平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获辽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等奖项十余项。主要研究包括以下方面:1、城镇化生态风险预警与生态规划调控研究申请人攻读博士期间,完成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快速城镇化地域生态风险与预警技术研究。并陆续完成了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计划、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开发基金等。目前该领域课题已经全部结题,发表论文6篇,取得软件著作权1项,获省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2、绿色建筑节能技术优化研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中德节能示范中心的设计、评估等工作,该建筑2015年落成于沈阳建筑大学校园内,获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三星公共建筑认证,成为东北地区绿色和节能示范工程,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和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目前,本课题组正在进行该研究中心的后续研究开发工作。3、基于生态效应场模拟的城镇空间格局优化研究该领域主要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1项,参与1项)。申请人在该课题中初步尝试了用流体力学模型模拟城市绿地释放氧气的空间分布的方法,并完成了模型的参数率定、精度校验等工作,拓展了该领域深入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研究成果

学校介绍


  沈阳建筑大学始建于 1948 年,原名沈阳建筑工程学院,曾隶属于国家建设部, 2000 年划归辽宁省管理,实行省部共建。学校是以建筑土木学科为优势,集工、管、理、文、农、法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总占地面积 1832.7亩,建筑面积 63.68万平方米。位于沈阳浑南新区的主校区占地面积 1428.6亩,建筑面积 37.17万平方米。主校区规划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规划布局合理,建筑形式现代、质朴、简练,功能设施齐全。教学区为网格式、具有东方文化底蕴的庭院组合,有利于资源共享和学科交流。一座长达 756 米的亚洲第一长廊将教学区、图书馆、 实验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形成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学校拥有开放式图书馆、国内首座建筑博物馆、多功能体育中心(包括:游泳馆、篮排球馆、乒乓球馆、体操馆、文娱馆)、方便快捷的校园网和有线电视网。

  学校设有15 个学院,现有教职工118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65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335人、硕士及以上学位420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11人,硕士生导师226人。学校目前有各类在校生18949人,其中本科生9302人、研究生718人。

  学校为教育部批准的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单位,有1个联合培养博士点,6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0个硕士点,学校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在建筑与土木工程等 6个工程领域招收工程硕士生。本科教育包括六大学科门类的34个专业,建筑学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均通过了国家级的专业评估,建筑学专业是辽宁省20个省级示范专业之一。学校招生范围覆盖31个省区,其中在10个省区进入一批次录取,在辽宁省有13个专业进入一批次录取。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试点单位之一。 学校2002-2005年的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4年在辽宁省高校名列前茅。

  “十五”期间,学校获得科技总经费12623.5万元,累计科研立项 1000 余项,其中国家和省部级近 400 项, 115 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学报(自然科学版)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并于2005年被美国工程索引(EI)确定为核心刊源。2004、2005两年学生申请专利176项,列辽宁省高校之首。学校有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校与20多个国家的4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或科研、合作办学关系,是国家教育部选定的招收国内访问学者单位,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可以招收外国留学生学校。学校教学改革取得丰硕成果,“十五”以来,学校承担教改立项国家级8项,省部级69项。“十五”期间编写并出版教材、著作144部,教改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56项。 2005 年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学校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不断深化各项改革,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充满活力和具有创新能力的知名建筑大学而努力奋斗!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