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刘剑导师介绍

更新于 2025-04-11 导师主页
刘剑 硕士生导师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能源动力
刘剑,教授,博士,辽宁省教学名师,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带头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多年来主要在控制理论与电气工程领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曾被评为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多次荣获校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职业道德“十佳”标兵、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曾在芬兰、日本等多个国家进行学术访问交流,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230余篇,出版著作13部。兼任省电工技术、智能建筑、电梯协会理事,教育部科技专家、省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市科技专家等职务。先后主讲了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楼宇自动化、专业英语、电梯控制技术、建筑消防系统、自适应控制、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十余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主讲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楼宇自动化获建设部优秀课;现代控制理论被评为校精品课。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智能化、智能控制、电气传动与自动化等,完成国家各级科研项目三十余项,获科技奖二十余项。主持中央地方实验室建设项目,组建“楼宇智能控制实验室”,完成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神经网络的开关磁阻电机模糊控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电梯交通系统的智能控制与最优配置研究”、省教育厅“空间位姿检测控制系统开发研究与应用”、国家建设部“基于无线网络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等科研项目,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科研项目

研究成果

学校介绍


  沈阳建筑大学始建于 1948 年,原名沈阳建筑工程学院,曾隶属于国家建设部, 2000 年划归辽宁省管理,实行省部共建。学校是以建筑土木学科为优势,集工、管、理、文、农、法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总占地面积 1832.7亩,建筑面积 63.68万平方米。位于沈阳浑南新区的主校区占地面积 1428.6亩,建筑面积 37.17万平方米。主校区规划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规划布局合理,建筑形式现代、质朴、简练,功能设施齐全。教学区为网格式、具有东方文化底蕴的庭院组合,有利于资源共享和学科交流。一座长达 756 米的亚洲第一长廊将教学区、图书馆、 实验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巧妙地连接在一起,形成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学校拥有开放式图书馆、国内首座建筑博物馆、多功能体育中心(包括:游泳馆、篮排球馆、乒乓球馆、体操馆、文娱馆)、方便快捷的校园网和有线电视网。

  学校设有15 个学院,现有教职工118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65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335人、硕士及以上学位420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11人,硕士生导师226人。学校目前有各类在校生18949人,其中本科生9302人、研究生718人。

  学校为教育部批准的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单位,有1个联合培养博士点,6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0个硕士点,学校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在建筑与土木工程等 6个工程领域招收工程硕士生。本科教育包括六大学科门类的34个专业,建筑学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均通过了国家级的专业评估,建筑学专业是辽宁省20个省级示范专业之一。学校招生范围覆盖31个省区,其中在10个省区进入一批次录取,在辽宁省有13个专业进入一批次录取。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试点单位之一。 学校2002-2005年的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4年在辽宁省高校名列前茅。

  “十五”期间,学校获得科技总经费12623.5万元,累计科研立项 1000 余项,其中国家和省部级近 400 项, 115 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学报(自然科学版)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并于2005年被美国工程索引(EI)确定为核心刊源。2004、2005两年学生申请专利176项,列辽宁省高校之首。学校有6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校与20多个国家的4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或科研、合作办学关系,是国家教育部选定的招收国内访问学者单位,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可以招收外国留学生学校。学校教学改革取得丰硕成果,“十五”以来,学校承担教改立项国家级8项,省部级69项。“十五”期间编写并出版教材、著作144部,教改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56项。 2005 年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学校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不断深化各项改革,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充满活力和具有创新能力的知名建筑大学而努力奋斗!

展开更多

点赞
意向报名 前往导师主页